《篮球》普修课教学大纲四
课程名称:篮球/Basketball
课程代码:EB201004
一、 课程基本信息
1.学分:1学分 2.学时:(理论课:2学时 实践课30)
3.课程属性:公共必修课 4.周学时:2
5.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必修课 6.先修课程:大学体育(三)
7.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二、课程简介: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健身性、集体性、对抗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并将个人能力与集体智慧完美结合的一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球类运动。它具有普及性广、锻炼价值高、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等特点。通过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技术战术、规则裁判法等内容为媒介,达到增强体质,掌握篮球运动技能,适时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科学知识教育之目的。同时对塑造开朗豁达的性格,沉着进取的品质,顽强拼搏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完整的人格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篮球运动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一门的必修课程。
三、教学的目的、要求与方法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通过对篮球运动知识技战术的学习与训练,通过对学习内容与过程的设计,使学生完整体验掌握运动技能对其身体和心理的产生影响和变化的全过程。对强身健体、人际交往、掌握篮球运动的技术战术、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竞赛的组织、规则裁判、提高观赏水平等方面有较全面而系统地了解与掌握。
(二)教学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内容为媒介,在严格有序、公平互助的教学环境中,享受运动的快乐、掌握知识技能的成就感、人际交往的和谐感;承受努力、拼搏、疲劳、伤痛、失败、挫折等完整的人格教育。教师率先垂范,认真备课、上课,严肃考核,教书育人。
(三)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启发、引导、联想式教育、多媒体等手段,以及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自主学习、互助学习、重点帮扶、练习、纠正错误等方法,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四、教学内容及时数分配
(一)教学内容
理论部分:
1.人体运动健康的原则、内容、方法.
2.篮球规则(犯规部分)和裁判法.
3.篮球竞赛的组织、编排、记录工作.
实践部分:
1. 运球技术
2. 传接球技术
3. 投篮技术
4. 突破技术
5. 基本战术
6. 教学比赛
7. 素质练习
(二)学时分配
部 分 |
教 学 内 容 |
第二学期 (学时) |
|
人体运动健康的原则、内容、方法 |
1 |
篮球规则(犯规部分)和裁判法 |
0.5 |
篮球竞赛的组织、编排、记录工作 |
0.5 |
运球技术 |
6 |
传接球技术 |
4 |
投篮技术 |
4 |
突破技术 |
2 |
基本战术 |
6 |
教学比赛 |
4 |
其他 |
考试 |
2 |
机动 |
2 |
合计 |
|
32 |
(三)周课计划
周次 |
学时 |
教 学 内 容 |
教 学 要 求 |
第一周 |
|
体育理论: 1.人体运动健康的原则、内容、方法。 2.介绍本学期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考试内容及教学要求 |
1.了解人体运动健康的基本原则。 2.介绍人体运动健康的方法与内容的选择。 3.明确发展健康体能的科学方法。 |
第二周 |
|
1.篮球专项练习:侧身跑、后退跑、变向跑、转身跑。 2.三点投篮练习、急停投篮。 3.复习急停急起、运球体前变向、运球转身技术。 4.复习各种传接球技术。 5.学习传切配合练习。 6.伸拉及身体素质练习。 |
1.通过复习传运投练习恢复体力。 2.掌握传切配合的要点,提高实用性。 3.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力量素质。 |
第三周 |
|
1.复习运球急停急起、体前变向、运球转身技术。 2.复习传切配合。 3.突破分球配合练习。 4.学习“掩护”配合:正反掩护、侧掩护、前后掩护。 5.“掩护”配合练习 |
1.了解掩护的分类,掌握掩护的要领和方法。 2.初步体验背后运球技术。 3.通过练习加强对合理掩护技术的理解运用。 |
第四周 |
|
1.学习背后运球技术。 2.二对二、三对三掩护配合练习。 3.投篮练习。 4.移动传接球练习。 5.半场教学比赛(运用掩护技术)。 |
1.巩固提高所学运球技术的熟练程度。 2.初步体验背后运球技术的拉拨球与推送球。 3.进一步了解并掌握掩护的配合。 |
第五周 |
|
1.复习各种运球技术。 2.学习破“掩护”配合:挤过、穿过、绕过、换防技术。 3.全场一对一攻防练习。 4.半场人盯人攻防练习(运用掩护和破掩护技术)。 |
1.了解并实践破掩护的几种配合。 2.加强自己未掌握的运球技术练习,或提出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问及要求。 |
第六周 |
|
专项理论课: 1.犯规的判罚和手势。 2.学生提问。 3.复习各种跑篮技术。 4.学习胯下运球技术。 5.教学比赛(实习裁判法)。 |
1.了解犯规的主要条目和手势。 2.熟练各种跑篮技术,提高命中率。 3.通过教学比赛,实习裁判法。 4.初步体验胯下运球技术,由原地-行进间。 |
第七周 |
|
1.复习各种变向运球技术。 2.学习背后、空中传接球技术。 3.学习两人行进间传接球技术。 4.二打一快攻练习。 5.介绍“二一二”、“二三”、“三二”区域联防战术。 6.实践“二三”区域联防配合。 |
1.初步掌握背后空中、反弹传接球技术(拓展技术,女生不需完成)。 2.提高各种运球过人技术的实战力。 3. 掌握两人行进间传接球的配合要点。 4. 了解联防战术的基本概念、运用时机和配合方法。 |
第八周 |
|
1.行进间绕障碍运球练习。 2.复习原地背后传球技术,复习各种传接球练习。 3.复习两人行进间传接球练习。 4.介绍破“二三”、“三二”区域联防战术。 5.实践破“二三”、“三二”区域联防配合。 |
1.提高各种运球过人技术的实战力。 2.提高各种传接球技术的实用能力。 3.提高两人行进间传接球的默契程度。 4.了解破联防的基本要点与方法。 |
第九周 |
|
1.“四角”传接球练习。 2.三人一组行进间“8”字围绕传接球上篮。 3.三打二快攻练习。 5.复习突破分球配合。 6.学习策应配合。 7.教学比赛。 |
1.通过练习1、2提高行进间传接球的配合能力。 2.提高以多打少、快速解决战斗的能力。 3.巩固持球突破技术。 4.掌握策应配合的概念及策应配合的变化形式。 |
第十周 |
|
一、专项理论课: 1.如何组织篮球比赛。 2.篮球竞赛的编排工作。。 3.篮球比赛的记录员工作。 4.解答学生提问。 5.全场教学比赛。联防布局。 |
1.了解组织基层篮球比赛的包括的主要内容。 2.掌握篮球比赛的主要编排方法。 3.掌握篮球比赛的简易记分方法。 5. 解答学生裁判方面的问题。 |
第十一周 |
|
1.复习各种变向运球技术。 2.一对一攻守对抗练习。 3.多点投篮练习,跳投练习(拓展)。 4.复习两人行进间传接球练习。 5.学习半勾手投篮技术(拓展)。 6.教学比赛。 7.素质练习 |
1.提高各种运球过人技术的实战力。 2.提高以多打少、快速解决战斗的能力。 3.巩固投篮技术,提高投篮命中率。 4.提高行进间传接球的行进速度。 5.初步掌握半勾手投篮技术 |
|
|
|
|
第十二周 |
|
1.两人一组行进间传接球上篮。 2.复习勾手、反手、半勾手投篮技术。 3.练习联防抢篮板球和防守抢篮板球技术。 4.教学比赛。(学生可选基本功练习) 5.介绍本学期考试内容。 6.素质练习 |
1.思考并寻找提高两人传接球的行进速度与命中率的因素并实践。 2.巩固三种投篮技术,区别三种投篮时身体与篮板的位置关系。 |
第十三周 |
|
1.原地加防守的传接球练习。 2.投篮练习。 3.一对一运球攻守练习。 4.四对四盯人防守抢篮板球快攻练习。 5.复习考试内容。 6.半场教学比赛。 7.素质练习 |
1.提高传接球技术和运球技术的实战能力。 2.提高攻守抢篮板球的意识和技术运用。 |
第十四周 |
|
1.半场运球抢球练习。 2.二打一、三打二练习。 3.一对一运球攻守练习。 4.各种跑篮练习。 5.篮球战术分析与实战。 6.复习考试内容。 7.素质练习 |
1.提高运球保护球能力与抢打球能力。 2.提高以多打少快速解决战斗的能力。 3.根据比赛分组分析选择攻守战术,在实战中分析理解所选战术的运用情况。 |
第十五周 |
|
1.复习全场运球过人(标志物)技术。 2.复习跑篮练习。 3.复习移动传接球练习。 4.计时两人行进间传接球上篮练习。 5.半场教学比赛。 |
1.提高各种过人技术的正确性、连贯性、流畅性与熟练程度。 2.在规则允许的移动范围内合理快速完成传接球技术。 3.寻找提高行进间传接球成绩的因素并解决。 |
第十六周 |
|
1.复习全场运球过人(标志物)技术。 2.全场传运投突破综合练习。 3.三分球投篮练习(女生两分球)。 4.计时两人行进间传接球上篮练习。 |
1.提高各种过人技术的正确性、连贯性、流畅性与熟练程度。 2.在规则允许的移动范围内合理快速完成传接等综合练习。 3.寻找提高行进间传接球成绩的因素并解决。 |
五、课程考核
篮球选项课每学期考核按选项课考核标准进行。每学期成绩为100分,共有四个部分构成。即出勤及课堂表现占20%,身体素质占20%,篮球专项占60%(其中每学期各考核两个内容,各占30%)。具体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下。
标准如下:
1.出勤占20%:旷课一次扣5分,事假一次扣3分,病假一次扣2分,迟到一次扣1分,
2.身体素质占20%: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评分标准:男生引体向上1个10分,10个满分。女生仰卧起坐1个2.5分,40个满分。
3.篮球专项考核项目
(一)变向运球上篮
考核方法:从端线外持球开始,运球往返上篮一次,共投篮两次,不进不补篮。期间在两侧中线前后处各做2次不同方式的变向运球技术(其中在急起急停、体前变向、背后运球、转身运球、胯下运球五种方式中任选四种)。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总共100分),第一,变向运球技术占80%;第二,跑篮进球数占20%(每进一球得10分)。
变向运球技评标准:
70-80分,运球自如,变向协调连贯,技术正确,效果好。
60-69分,运球自如,变向基本连贯,技术正确,效果较好。
50-59分,运球较自如,变向技术欠正确连贯,效果一般。
40-49分,基本能做出变向运球技术,效果一般。
(二)两人全场传接球上篮
考核方法:两人任何一人持球站立于端线外,然后听哨开始行进间传接球,每组考两个来回,每个人必须上篮两次 ,不进不补篮。此项篮球考试的成绩由两部分成绩组合,第一是传接球的速度成绩,占80分(见下表);第二是跑篮进球个数的成绩,其中每进一个球为10分,总共20分。
篮球的速度查分表
时间(秒) |
成绩 |
得分(20分) |
15"(男) |
26"(女) |
100 |
80分 |
16" |
26" |
95 |
76分 |
17" |
27" |
90 |
72分 |
18" |
28" |
85 |
68分 |
19" |
29" |
80 |
64分 |
20" |
30" |
75 |
60分 |
21" |
31" |
70 |
56分 |
22" |
32" |
70 |
54分 |
23" |
33" |
65 |
52分 |
24" |
34" |
65 |
50分 |
25" |
35" |
60 |
48分 |
" |
" |
55 |
44分 |
26" |
37" |
55 |
42分 |
|
|
50 |
40分 |
27" |
38" |
50 |
38分 |
" |
" |
45 |
36分 |
28" |
39" |
45 |
34分 |
" |
" |
40 |
32分 |
29" |
40" |
40 |
30分 |
30" |
" |
35 |
28分 |
31" |
41" |
35 |
26分 |
32" |
42" |
30 |
24分 |
大于44" |
大于44" |
0 |
0分 |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大学体育教程,于志海,李绪文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2。
[2] 大学体育与健康,郝文亭,王晓衡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3] 篮球规则,中国篮球协会审定,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